我们在2015年就已经用上了微信,当时正好举办第一届润滑油品牌峰会,但用微信的人很少,对外联系还是靠电话+传真+QQ,到了2016年,传真就几乎不用了,而2017年,则是QQ+微信,到了2018年,几乎就是微信的天下了,几乎所有的客户群体都用上了微信。而我们,却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集。
个微当时只用来发信息和朋友圈,并没有认真去经营,比如互动、点赞,后期微信退出视频后,也没有专门重视,仅仅是把图片整合配上默认音乐,直到2024年才把微店、微视、微群、官微都打通,同时进行了昵称、头像的全面更新,整体上实现了一致形象。在昵称上,先后用过:润道张金荣,润道学院张金荣,南京润道张金荣,最终考虑微信订阅号不能用学院,最终选择了【润滑学堂】,为方便好友通过,个微、微视还是用【油事找张金荣】,备用微信则都用润滑学堂。
最让人心疼的是官微,我们正式启动时间应该是2017年,觉得内容多个渠道分发,是制造电子垃圾,采用了当时官网系统的接口,菜单自动链接各栏目板块,粉丝只能通过栏目看内容,而无法直接在微信里面看。和微信内容不同的是,转发内容时,就没有了缩略图,影响打开率,减少了阅读量。由于觉得官微积累,我们甚至在2023年主销了官微,到了2024年,我们才反应过来,注册了个微。
在微信最火爆的年代,2017、2018是微商最火爆的年代,我们恰恰是用整合的方式,自己把封死拒之门外,如果那个时候重视官微,现在的粉色数量不会低于1万+,甚至2万以上也不是不可能,至少,当时用最原始的方法买书,我们都积累了1200多读者,微信粉丝多10倍不在话下。2012-2015年,每年卖书基本都在20万上下,微信商业运营的这一个月来,电子图书、文章打赏收入已经有2000+,目前粉丝是800,如果是2万粉丝,想象空间巨大。
近日,更是看到微信具有了开通收费功能,就是文字会显示一部分,想看全部就需要付费,这样的话,可以单篇收费,暂定价格是2元,也可以定期整理为合集,发行电子版,每版内含120-150篇左右的文章,大约20万文字,给喜欢看系统、全面的人阅读,每本定价20-50之间,比如【19.9、39.9】这样的定价是否更好?这些设想的基础是粉丝数量,可以通过展会、论坛、官网、头条、微博来推广。
目前来看,微信还有投票、广告、搜索等功能,有的破坏形象,但投票功能可以使用,甚至做成品牌榜单。而菜单、精选也各有用途,即使推荐精彩留言,或者文章末尾鼓励大家留言,加强互动性。期间,我们关注的微信也少,很多精彩内容错过了,今后多关注管理、薪酬、产品、设计、推广、老板等方面的公众号。10年,我们在微信上浪费了,否则,每年收入能多出很多,可惜可叹,对新事物要与时俱进,包括抖音、快手也要加强关注度,看是否可以切入。
1.2025(第11届)中国润滑油品牌峰会暨厂商对接会,7.11-12日,江苏无锡;
2.分享内容及【免费报名通道】,经销代理免费食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