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PTT润滑油在中国折腾了不到五年终于折戟江湖,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虽然PTT来势凶猛,但也没有打破润道提出的五年这个门槛,可以说,以总代理模式运作的润滑油品牌,几乎没有一个能成功运作超过五年的,当然,也有销售十来年的,但基本上处于边角市场,没有什么作为,为什么会这样呢?
1、总代死穴:在有关文章里面已经说过总代理的三种归宿,即自杀(业绩差)、他杀(业绩好)、维持(慢性病),真正通过进口贸易的品牌,最大的难题是货源和仓储上,一般周期都过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有足够的库存,当销售额越高,库存的压力越大,如果是自己的工厂,甚至可以按单生产,但总代理,却要准备至少三个批次甚至更多的资金来备货,月销售一两百万还可以承受,当月销售几百万时,资金压力将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PTT润滑油品质不错,市场运作也算流畅,但要投入几千万来运作,这对一个贸易商来说不亚于一场灾难。除了资金外,庞大的费用也是沉重的负担,销售队伍不扩建,业绩难以提升,可增加人手就是增加费用,多一个人,每年就要多开支五六万,而这个人能否带来业绩,谁也没有先见之明。
2、产品欠缺:不管总代理对市场多么熟稔,英语如何流畅,要想把中国润滑油市场的特点能及时反馈出来,都是难题,国情不同,思维方式审美观都迥异,国外的厂家是款到发货,不太可能满足代理商的特殊要求、个性设计,比如经营年头最多的爱马力润滑油,十多年来包装风彩依旧,金引擎润滑油也一直是5L包装,PTT润滑油则一直是大肚子蝈蝈的样子,这样的产品怎么能跟得上国内包装设计的潮流,我们可以通过壳多美的包装变化就能看出,它们在国内的包装变化比国外大的多,国外崇尚工业化设计,关注环保,国内推崇人性化设计,注重外表,近年来崛起的零公里、科发、引航都在包装设计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而作为总代理模式,对产品改造就束手无策,只能是个卖油郎。即使现在力度颇大的力魔、GS,也难以跟上市场发展的脚步。
3、招商模式:在润道看来,一个润滑油品牌的推广就两件事:做好一款人见人爱的明星产品,拟定一套傻瓜操作的营销模式,反观这些总代理模式的润滑油品牌,由于本身就“唯利是图”,自然是落袋为安,对经销商也多采取有奶就是娘的政策,宣传上不外乎在网络、杂志、展会上投放些广告,露下脸面,它们是看谁会吹牛就选择谁,比如有的媒体说我们月发行量几万份,日访问量几十万,却不加甄别,比如PTT在这几年里就参加过几场汽配会,还投放了网络广告,但收获寥寥,俄罗斯的鲁克润滑油也大抵如此,如果招商就靠展会加广告就能成功,那也太容易了。它们都指望着经销商拿货后,靠自身的网络渠道来推广,却无法像壳多美那样提供一整套的市场运作方案,更无法提供像城昆一那样高性价比的产品。一些不良的国外厂家,甚至在国内开设多家总代理商,比如GS、埃诺克、力魔等,也让目标客户无所适从。
4、终端落地:这些进口品牌队伍强调的不外乎纯进口、原包装、实力强这些空洞的话,真正能打动客户内心的却没有,比如卡车司机、工程机械操作手虽然用的都是柴机油,可需求却是不一样的;出租车、私家车、公务车对汽机油的要求也不同,可由于产品欠缺,即不能更改包装,也无法更改卖点,空有进口的名头,却无法落地,即使一些做的好的区域,也完全是靠经销商的人脉关系和网络渠道,当一个新品牌没有了新鲜感,价格空间也就失去,经销商和终端无利可图,这个时候,就是总代理崩盘的时候,这也是我们开头就提到的五年之痒,即使侥幸能度过这个槛,市场规模也难以再现辉煌。爱马力润滑油顶峰时期年销售超过五千万,如今苟延残喘,GS润滑油总代理如今也从六七家萎缩成了两家。产品已经定型,总代理也束手无策,不能打动用户的品牌,怎么有生命力?
5、警钟长鸣:在这风起云涌的近二十年里,多少国外品牌都想借助总代理这一没有风险的模式来做中国市场,几乎都是全军覆没,总代理是自作自受,谁让你见钱眼开?但最可怜的是经销商,你要在一方水土生活,今天给客户送PTT,后天说没了,然后再送GS,可等GS也没有了的时候呢?客户不会说你送什么就卖什么的,凭什么你经销哪个品牌他就卖哪个牌子?至少,从我的经验看,你给客户更换三四个牌子后,客户不对你有意见才怪。所以,不要轻易贪心什么总代理,也别被进口品牌所忽悠,如果真有这个闲钱,自己做一个牌子慢慢发展,也比提心吊胆过日子强。当然,如果你真的有实力,可以借鉴突破润滑油的模式,采取合资的方式;也可以参考奇迹润滑油的方法,购买国外的技术,自己注册商标打造品牌。
当然,润道还是要说一句:没有哪一个品牌强大到不能去挑战,也没有哪个品牌弱小到不能去竞争。就看你是否有眼光。
1.2025(第11届)中国润滑油品牌峰会暨厂商对接会,7.7-8日,无锡;
2.嘉宾分享内容预告+参会名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