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国市场已经进入新零售销售4.0版,但很多机油品牌依然停留在上个世纪的"大甲方销售思维"逻辑上。对经销商盛气凌人的“管理”,对维修门店需求置之不理,根本就没有搞清楚谁是自己的客户。
在中国机油市场除了美嘉壳有品牌溢价外,其他没有市场份额的众多品牌只能叫做产品或者是商标。在车主端没有影响力,在维修门店端没有知名度,更别提什么美誉度,所谓的品牌影响力也就是这些机油厂家自己认为的,自嗨和自恋般沉浸式销售。
这些做不起来的机油品牌,底层逻辑是“大甲方思维”逻辑,从以下这些特征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机油品牌在销售和营销逻辑上的各种自相矛盾,也能发现短期行为很多,而这样的行为正在将这些所谓的机油品牌推向市场边缘,沦为路边货。
1、支持太少:这是很多品牌始终做不起来的主要原因,没有市场支持,很难看到这些品牌的广宣和店招。不重视品牌的建设。给到经销商的支持很少,经销商没有动力去组建大的销售团队去攻城略地,因为担心费用过高不挣钱。大部分做此类品牌的都是1-2个销售,老板就是大销售,想做大,但是上游工厂没有支持,不敢投资做大。
2、换人太勤:一年换好几个销售,一个销售来了一个办法一个主意。全部都是短期行为,没有长期的规划,不考虑老经销商的利益。一女好几嫁,没有一个经销商能做大。担心随时被干掉,也担心窜货和冲突。上游工厂靠数量群殴市场的策略是失败的,对老经销商不放心,也不支持,经销商和厂家销售之间没有信任度。
3、同一区域多经销商:窜货的主要原因是来自厂家的渠道设计不合理。一个区域好几个经销商,不打架是不能的,但是厂家掩耳盗铃,只要不是大规模的窜货肯定是睁只眼闭只眼。有些窜货是上游工厂参与进来的。经销商压货之前就已经谈好分货。工厂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操盘者的角色。
区域划分不明确,经销商在区域内利益相互交替,也是造成大面积窜货的原因。经销商之间相互攻击,相互在被人区域扰乱低价销售。上游工厂判官角色不做,或者是捣糨糊,这样会加剧窜货的行为。
某些经销商拿到特价,一旦特价和市场市场销售均价相差太大,水往低处流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的。小的区域,进货少的经销商就被动受到窜货,门店在听到有更低的价格不可能不动心的,尤其是一直在销售的产品,有价差谁都不傻。
4、各种的电商和直播:一旦这个品牌开始内卷,直播带货次数会很多。省钱的销售模式谁不相干?换个包装给电商销售,名义上分渠道,但是电商的定价是低于线下很多的。门店一般是在车主端购买时比价获得此类信息的。解释不清楚,也无法解释。假的?不是,生产地址一样。价格为何这么低?解释不清楚。上游工厂在各种的渠道割韭菜。
工厂直播带货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经销商向门店销售产品,顺便也将零售价格定价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能让经销商在当地随意定价。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运作中除了问题,经销商不愿意将自己客户拉进直播间(自己的在当地价格高于工厂的定价),拉进来的都是新客户,新客户下单率极低。最后就演变成经销商订单造假,工厂完成了一次库存转移,相当于在线上搞了一次订货会。
5、渠道下沉太狠:优质的订货和配送时间基本在三天。而许多机油工厂的从订货至经销商拿到货至少需要一周。有些超过半个月。这么长的订货周期,资金被白白占用,到库在放上至少半月个以上才能销售出去,资金一年只能周转2-3次。
但,工厂依然要渠道下沉到区县。这些区县经销商资金实力原本就不是很强,加上工厂的送货周期,资金周转的异常困难:工厂占一次,在途占一次,仓库占一次,客户欠款再占一次,如果不加个几十的%的利润活不下去。但工厂在搞全渠道销售,海陆空的进行价格平衡,全部割的是经销商利润韭菜。
6、产品同质化:在市场上销售一个机油产品基本上靠两种模式,一种是品牌溢价,大品牌自带流量。一种是产品有足够的差异化和特性。第三,就是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如果一个产品又没品牌影响力,有没产品差异化,也就没有利润了(前面两个是前提和基础)。
7、厂家销售如同虚设:工厂领导下基层市场如何国务院领导下乡视察,各种的装逼,各种的摆谱。但凡是对经销商和门店有利的事情一件不会做,只会玩经销商,要求经销商,威胁经销商,压货最熟练,走访门店也就走个过场。底层销售想做点事情,也没有办法获得上级领导的支持,只能听之任之。
8、牛逼很大,能力很小:合作前期各种名的忽悠,实际能帮助的很少。没有经销商的帮扶计划,也不考虑地域,经济,经销商发展阶段,只是一味的用进货来衡量经销商的大小。
9、渠道太多:直销,连锁,服务站,电商,这些基本上都被工厂自己玩了,甚至很多地区有点大的门店和工厂直接合作。经销商沦为二房,但是占到机油工厂90%进货销量的现金业务渠道为何就变得如此不值钱?
10、假货窜货满天飞:窜货谁干的?是经销商干的?这样的答复不负责任,任何经销商都不会得罪人,挣钱是目的,但也不会为了挣钱去抢钱。是上游工厂的促销政策,特价政策和一些看不见的利益关系造成的。
这些小品牌短期的行为太多的品牌没有战略规划,只有各种的小战术,小聪明。一旦经销商选择了这类小品牌,做不起不奇怪。一个品牌在当地做不起来,80%的原因是在上游,20%的原因是没找对经销商,而工厂的"大甲方思维"逻辑是最大的问题。
1.2025(第11届)中国润滑油品牌峰会暨厂商对接会,7.7-8日,无锡;
2.嘉宾分享内容预告+参会名录;
发表评论